北京安贞医院

安贞记忆·1984—1989 | 关于艰苦创业的点滴回忆

来源:宣传中心
浏览次数:

13.jpg

第五篇

关于艰苦创业的点滴回忆

北京安贞医院创建之初,由于资金短缺,吴英恺当时得到的只是“1200m2建筑面积”的批件。要在设施简陋的结核病医院基础上,创建一所以心血管病为特色的综合医院,谈何容易。学科带头人的来源,医疗用房的扩建,购置医疗设备的资金从何而来,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筹措更多资金,吴英恺跑了很多兄弟单位寻求支持与合作。在他的努力下,医院和原石油工业部达成协议,北京安贞医院为石油系统职工提供一些医疗保健服务,原石油工业部为医院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为此在1985年底,75岁高龄的吴英恺亲自带着他的学生去东北辽阳油田讲学和开展保健咨询工作。当时交通设施很落后,油田所在地离四平火车站很远,道路坑坑洼洼,天气寒冷刺骨。吴英恺和大家一起挤在一辆面包车里,如同坐轮船在大浪中航行一样,当时70多岁的吴英恺满身尘土、一脸倦容,大家都很担心他的身体,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吴英恺又精神焕发地出现在会场上,为油田医务人员讲课、为工人看病,忙碌了一整天。在回北京的路上吴英恺显得很疲惫,同行的人都非常心疼。大家让他的学生吴兆苏去劝说,今后这种工作年轻人做就行了,您老就不用亲自出马了。吴老幽默地说:“姜还是老的辣,光你们去,人家恐怕不买账吧”。

北京安贞医院病房主楼是一座1953年建立的“工”字楼。1984年底吴英恺立下“军令状”,10个月后要将原来的“工”字楼加成一个“王”字楼,增加1200m2,里面设有病房,还有研究室和国际交流中心。建成后要马上举办一次国际会议,实现医、防、研、教和国际交流结合的办院方向。据原院办副主任李文回忆:“德高望重的吴老提前向国际同行发出了盛情邀请,要在北京安贞医院举行一个大型心胸外科学术研讨会,吴老这是在背水一战啊,我们心里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10.jpg

建院初期的“工”字楼

11.jpg

1984年开工,1985年竣工,加建了3987平方米(国际交流中心部分研究室)后为 “王字楼”

“吴老十分关心工程进展,甚至拿出自己的钱请工人吃饭,为的是能尽快竣工。终于,国际会议如期在‘交流中心’举行。这里的视听设备,包括桌子、椅子都与国际接轨。按照吴老的要求,我们从简办事、减少浪费,所有外宾全部入住‘中心’的客房,吃、住、开会三位一体,十分方便而且也节约了一笔可观的会议开支。当时在国内,这样的交流中心是很少见的,这也为医院往后的国际与国内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在改革开放走过30年的时刻,医院曾经组织了“三十年我们共同走过”的征文活动,很多职工不约而同回忆起建院初期的艰苦时刻,在此摘录部分,可从中管窥医院当年环境、基础设施等各方面条件的简陋,体会到安贞人创业维艰。

原会计室职工李同英回忆:“医院坐落在城北郊区,站在地坛远远北望,就能看到北京结核病院那孤独的‘工’字楼。周围是一片庄稼地、菜田,路边两条沟,雨天积水难辨路面,晴天马车、‘蹦蹦’三轮车尘土飞扬。全院职工不足500人,医院没有围墙,安的是铁丝网,楼房的木窗、木门已年久失修。冬天,门窗四处透风,耗子成群。可想而知,我院当时的设备条件极为有限,白大衣一穿就是几年,那时讲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医疗上也是如此,注射器是反复使用的玻璃针管,每次用完回收反复冲洗,针头在磨刀石上磨尖,挑选修正后,装盒消毒,第二天备用。医用手套破了不能扔,要像补车带那样进行粘补,讲的是修旧利废。的确,当时医院资金有限,财力不足,职工一年的全勤奖也仅仅是12元,过年会餐杀的是医院自己养的猪,每人两个菜。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全院职工仍团结一致,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原感染办主任李夏明在《急诊科三部曲》的文章中写道,“医院刚刚成立,周围除了荒地外就是少量平房,没有见过居民楼,我们的患者少得可怜。社会上很多人不知道还有个安贞医院,每每提起,总有人的第一反应是:安定医院?看精神病的。患者不多蚊子多,这都拜我们医院原来周围的‘大粪坑’所赐。值夜班没患者的时候,医生和护士一起唱歌(那时没有卡拉OK),唱《刘三姐》《洪湖水浪打浪》。”

首任党委书记王登弟也曾反复提到当年的艰苦条件,他说:“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我们也注意发扬实事求是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特别是在工作开始阶段,我们的工作条件和经验都短缺,但我们并未在等待、观望中浪费时光,而是分清轻重缓急,优先办理首要的和基本的建设。没有门诊部就先盖了33间临建房,各科门诊及时开展,直到1989年我们才用上了新建门诊大楼。为了开展心血管外科,我们优先购置了现代麻醉机、体外循环机、术后呼吸器和监护设备,科研实验室的装备也是逐步添置的。为了开展超微结构研究仅买了超薄切片机,没有电镜到其他单位完成电镜检查。为了扩大实验室和诊断检查室,曾将厕所加以改道,这种精打细算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一定要坚持下去。

12.jpg

1985年建成的简易门诊大棚

“创业初期很艰难,甚至有人调侃我们是‘三无’办院——没人、没房、没钱。那时候,全院最好的四间房是过去的结核病医院党委办公室。于是,当即决定将党委办公室从那几间房里撤出来。此后,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我都没有固定的办公室,病房里的空房间、夜班值班室……我拎包就能进去办公。

“缺少经费,医院自己雇工人在现在心外科大楼的地基上搭了‘大棚’,分给每个科室一间房开门诊。我和吴英恺老院长还去找了当时的燃化部和冶金部的领导‘化缘’,好不容易才找来1000多万元经费,现在医院2000多平方米的12病房,就是那时候建起来的。”

退休老职工赵树德回忆:“那时我们科门诊的两间木板房夏天蒸桑拿,冬天冷得冻手指头,白天不开灯‘黑咕隆咚’。两台激光器,一张单人木床‘一品多用’,检查床、手术台还供大夫午休。中间挂了个医院手术室淘汰的大单子缝缀起来的帘子,总算分出了里、外间。”

据第一任导管室护士长李树兰回忆:“1984年心导管室建立,在建院初始阶段导管室可以说是最‘阔’的,也是最富有的。仅一台心血管造影机就是70多万元,这对于我们每位工作人员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当时吴英恺老院长经常去导管室教育、关心我们,告诫我们安贞医院正在建设起步发展之中,你们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节约使用各种器材,只有做到了节约,才能有发展。

“在这10年中我们的护士牢记吴老院长的每一句话,都在重复一个动作,就是要在头一天把第二天所需的导管进行精心挑选、修复准备,浸泡在福尔马林消毒溶液之中,而在第二天早晨护士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捞出所有器材,然后进行一遍又一遍冲洗,直到六遍以上才算完成,最后分别摆放在无菌盘内供手术使用。有时因病情复杂管子又不跟进,又少,又得反复使用,就因为这事没少和大夫之间争吵,各说各的理,要想淘汰一根管子都要经过反复认定才能舍去。

“就拿测压管来说吧,压力管上有个白色软膜垫,有时我们在清洗时稍不留神就掉了,为了寻找这么一个小东西,我们所有护士、放射科技师全部‘参战’,都经历过趴在地上或蹲在那里直到找到为止。大家都知道找不到我们就无法干活,因为我们没有备份的物品,真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2.jpg

下一篇: 安贞记忆·1984—1989 | 以心血管为重点的综合医院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