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医院动态

“安贞模式”助力PCI诊疗技术高质量发展

来源:宣传中心

  12月12日17时23分,北京安贞医院朝阳院区,刚刚顺利接受了冠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李女士被医务人员推出导管室。巧的是,她恰好是医院今年完成的第3万例PCI手术患者。

  年末将至,北京安贞医院全年“PCI”手术量已突破3万例,这一历史性纪录刷新的背后,是安贞心血管疾病救治“国家队”的实力写照,更是无数安贞医务工作者为生命全力以赴的坚守与付出。

手术台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

  “李女士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在外院CTA检查发现右冠重度狭窄,经造影检查显示结果与CTA一致,我们在她的右冠置入了一枚支架……”

  作为第3万例PCI手术患者的主刀医生,冠心病中心四区副主任彭红玉当天共做了10台手术,其中不乏一些疑难复杂的重症病例。走出手术室时,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脊背。

  与大多数心内科医生一样,彭红玉早已习惯了工作日常的忙碌模式。心血管疾病患者常有紧急突发情况,医务人员加班加点熬夜和长时间手术不可避免。一进入导管室,参与手术的医生、护士便要穿上重达十余公斤重的铅衣。他们忙碌在手术台前,有时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这不仅是对专业技术,更是对体力的严峻考验。

  “从患者进入导管室那一刻起,他们的生命安全就交到了我们手上。”

  北京安贞医院介入诊疗中心科护士长付佳青表示,在一台介入手术中,护士需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中所需的所有耗材、药品,并实时监测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随时准备投入抢救。

  “只要病人还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会拼尽全力。”

  这也是根植于每个安贞人内心的强大信念。

PCI技术惠及大量心血管疾病患者

  PCI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运用导管扩张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以恢复血流的微创手术。它与外科搭桥一样,都是冠脉血运重建治疗的策略之一,在心脏病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PCI的优势在于手术创伤较小,尤其适用于有明确心肌缺血证据、强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血管解剖相对简单的冠心病患者。

  对于存在外科搭桥禁忌证的严重冠心病患者,若血管解剖适合,PCI可作为一种替代方案。

  对于传统外科手术无法耐受的患者,PCI可与微创搭桥联合,在降低传统外科手术风险的同时,实现完全血运重建。

  可以说,PCI技术的迅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从中受益。

38.jpg

  谈及今年医院PCI手术突破3万例,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中心执行主任兼冠心病中心三病区主任曾勇表示,这一数据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均处于前所未有的领先地位。但是作为医务工作者,既有欣慰,也有遗憾。

  他直言,欣慰的是,自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开诊后,两院区同质化稳步发展,让医院在原本强大的心血管专家团队和绝对技术实力基础上,拥有了更好的诊疗条件,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选择了安贞;而遗憾则在于,目前国内心血管疾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仍有不少患者就诊时已不得不面临手术治疗。

  “这也说明我们医务工作者未来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科普和早诊早治方面,仍有许多努力的空间。”

打造心血管疾病救治的最后一站

  事实上,斐然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北京安贞医院管理层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的严格质控和规范化管理。而让所有医务工作者为之不懈努力的,正是在救治患者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将风险降至最低,坚决守住医疗质量的“生命线”。

  一直以来,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医务部定期组织召开心内系统心内质量会,开展病历审查、手术复盘、病例讨论,尤其对疑难重症病例,通过术前讨论和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医院还建立了医疗质量数据周报、主要并发症讨论会及介入术者分级手术备案管理等多项制度,通过开展多项国内、国际领先的介入诊疗领域临床研究及创新技术研发,多措并举帮助术者严把适应症,不断提升理论水平与实战技能。

39.jpg

  作为全球最大的心脏中心之一,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规模、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临床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随着医院通州院区的开诊,医院将立足副中心,辐射京津冀,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承担起副中心及周边京津冀地区居民的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和基本医疗保障任务。未来,医院将继续发挥心血管疾病治疗特色,利用综合优势,实行两院区一体化管理,不断向着科研型、创新型医院加速转型,努力打造心血管疾病救治的最后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