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安贞医院肺血管病中心通过“肺动脉取栓+冠脉造影”一站式介入治疗,成功救治一名急性肺栓塞合并疑似心肌缺血的67岁危重患者。这一创新模式突破了传统单一治疗局限,为急危重症心肺血管疾病的综合救治提供了新思路。
患者因突发胸闷、呼吸困难在外院就诊,检查显示其高敏肌钙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转至北京安贞医院后,经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等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右肺动脉主干栓塞合并左肺动脉分支栓塞,同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由于患者肺栓塞血栓负荷重且存在心肌损伤风险,传统治疗方案可能延误病因判断或增加出血风险。
▲从左到右依次为:术前肺动脉CTA(冠状位)、术前肺动脉CTA(矢状位)、术前肺动脉CTA(轴位)
▲术前肺动脉CTA(三维重建)
3月21日,肺血管病中心为患者实施局麻下介入手术。术中,医生经股静脉穿刺,首先将新型Tendvia™ 肺动脉血栓抽吸导管,沿导丝推送至肺动脉,进行血栓抽吸治疗,成功抽出大量血栓。再将Tendvia™ 肺动脉血栓取栓支架沿导丝通过抽吸导管向前推送,精确导入到患者的肺动脉血栓部位,抽出大量新鲜血栓。最后,Tendvia™ 肺动脉取栓支架捕获和收集血栓进入抽吸导管,经负压抽吸同步的作用下,为患者顺利取出剩余血栓,显著改善肺循环压力。
与此同时,为明确心肌损伤原因,团队通过冠脉造影精准评估心脏血管情况,发现患者左前降支存在50%-60%狭窄,但血流状态良好,考虑管腔面积足够,遂优化药物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抗栓治疗。
术后患者呼吸困难迅速缓解,心肌酶指标稳步下降,目前已转入康复阶段。
术中抽出血栓
急性肺栓塞合并疑似心肌缺血患者通过“肺动脉取栓+冠脉造影”一站式诊疗模式,不仅可快速清除致命性肺栓塞,还能精准锁定心肌损伤病因,避免盲目抗栓或溶栓导致的出血风险,显著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效率。对于中高危肺栓塞患者,整合心肺血管介入治疗并优化路径,既能改善预后,也为多系统联合救治提供了新方向。
突破传统单一治疗模式:“心肺血管同治”理念落地
传统上,急性肺栓塞(APE)中高危患者的救治多依赖抗凝、溶栓或机械取栓,但心肌损伤的评估常被滞后处理。传统急性肺栓塞(APE)中高危治疗以抗凝、溶栓或机械取栓为主,心肌损伤评估常滞后。肺栓塞引发的右心室高压可迅速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出现右心衰竭,延误干预将加剧病情。以本例为例,心肌酶学升高难以完全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若依赖常规检查易误判,可能启动不必要的双联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疗,增加出血风险。术中冠脉造影直接排除冠脉急性闭塞,结合“肺动脉取栓+冠脉造影”的一站式诊疗策略,在解除肺动脉阻塞的同时明确心肌损伤的病因,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这种多系统协同救治模式,突破了传统单一救治局限,为急危重症心肺血管疾病的综合管理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