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北京安贞医院迎来一场特殊的“团圆”——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术后患者“回归日”活动顺利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曾在此重获“心生”的患者重返医院,接受术后免费复查,并与医护团队深入交流。自2024年活动启动以来,这一跨越数年的“生命之约”已累计为患者减免医疗费用超过50万元,架起了医患携手共护生命的坚实桥梁。
北京安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蔡军,副院长侯晓彤,心力衰竭与瓣膜外科中心主任贡鸣,心脏外科监护室主任贾明,心肌病与心力衰竭中心副主任吕强、主任医师刘彤,心力衰竭与瓣膜外科中心护士长孙赟,手术室护士长许斌,监护室护士长刘林田,以及北京华卫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颜秋雨等出席活动。
党委副书记、院长蔡军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安贞医院始终肩负双重使命:一是以顶尖技术守护危重患者生命,目前已累计开展LVAD手术60余例,手术成功率超过95%,患者术后平均ICU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国际水平;二是持续推进科研创新,通过异种心脏移植、新型辅助装置研发等多技术路径协同攻关,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构建更完善的治疗体系。他提到,这一成果离不开由心外、心内、麻醉、影像、护理等多学科组成的MDT团队协作。从术前精准评估到术后远程监护,从抗凝方案制定到心理干预等,每个环节都凝结着多学科智慧,充分展现了北京安贞医院在终末期心脏病诊疗领域的综合实力。
副院长侯晓彤回顾了医院近三年在LVAD技术领域的的进展。他指出,目前LVAD技术5年生存率已不低于心脏移植效果,越来越多患者将其作为永久性治疗选择。现场患者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的状态,是对医疗团队最大的肯定。他表示,北京安贞医院将坚持每年接患者“回家”复查的承诺,并持续开展此类人文关怀活动,推动医疗理念从“救命”向“生活质量提高”转型升级。
心力衰竭与瓣膜外科中心主任贡鸣介绍,LVAD患者术后需终身管理,定期复查是长期保障生存质量的关键,除了提供免费复查服务,医院今年新增心理评估与营养指导模块,体现了“身心同治”理念。此外,作为左心辅助全国培训基地,北京安贞医院目前已开展国内5款上市LVAD装置的临床应用,相关治疗费用已纳入北京市医保甲类报销,可为全国患者提供系统性保障。
心肌病与心力衰竭中心副主任吕强指出,LVAD治疗需内外科紧密配合。内科团队在术前心肺功能评估、术后抗凝方案动态调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增心理评估模块则基于术后患者抑郁焦虑高发的临床发现。主任医师刘彤补充,科室为每位患者建立随访电子档案,系统整合复查结果、用药反应记录等关键信息,并实时同步至外科及护理团队,实现多学科无缝协作。
来自内蒙古的张先生分享了他的经历,心衰曾让他陷入绝望,是“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给了他新生。术后他恢复迅速,如今已重返工作岗位,每年“回归日”成为他和北京安贞医院最温暖的约定。
活动最后,医护团队为患者送上定制康复礼包。通过每位患者专属的健康管理微信群与“爱心随访患者管理APP”,多学科团队为其提供长期的健康指导。这场医患“双向奔赴”的“回归日”活动在掌声中圆满落幕,未来,北京安贞医院将持续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点亮“心”希望,谱写心衰治疗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