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贞医院

  • 安贞记忆·1984—1989 | 关于艰苦创业的点滴回忆

    第五篇关于艰苦创业的点滴回忆北京安贞医院创建之初,由于资金短缺,吴英恺当时得到的只是“1200m2建筑面积”的批件。要在设施简陋的结核病医院基础上,创建一所以心血管病为特色的综合医院,谈何容易。学科带头人的来源,医疗用房的扩建,购置医疗设备的资金从何而来,难度可想而知。为了筹措更多资金,吴英恺跑了很多兄弟单位寻求支持与合作。在他的努力下,医院和原石油工业部达成协议,北京安贞医院为石油系统职工提供一些医疗保健服务,原石油工业部为医院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为此在1985年底,75岁高龄的吴英恺亲自带着他的学生去东北辽阳油田讲学和开展保健咨询工作。当时交通设施很落后,油田所在地离四平火车站很远,道路坑坑洼洼,天气寒冷刺骨。吴英恺和大家一起挤在一辆面包车里,如同坐轮船在大浪中航行一样,当时70多…

  • 安贞记忆·1984—1989 | 以心血管为重点的综合医院雏形

    第四篇以心血管为重点的综合医院雏形建院10年,吴英恺老院长在思考北京安贞医院的发展成就时,曾特意提出,这首先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方针政策指引的结果,改革开放为医院发展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北京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市科委、市计委对中心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支持,各级领导亲临现场、提出任务要求、下达文件、解决各种问题,心肺中心建立之初即指明是以专科为主、科研为主,医院规定以心血管为重点的综合医院,这都为中心和医院的建设确定了大方向。建院初,北京市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北京安贞医院学术顾问委员会(特聘院外专家)与学术委员会(院内科主任、知名专家)委员合影当时中心和医院设心内科、心外科、小儿心内外科、胸内科、胸外科、血管外科等重点科室,以及普内科、普外科、妇产科,小儿科、…

  • 安贞记忆·吴英恺 | 医之大者 矢志报国

    吴英恺院士开创了我国胸心血管外科学和心血管流行病学,一生主持创建三家医院、两个研究所,五个胸心外科;他用20年时间向世界宣布了一项全球最大心血管协作研究项目——“莫尼卡计划”,让中国站到了心血管病防治的世界舞台;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将心脏献给了情系一生的医学事业,继续用“心”护佑苍生。北京安贞医院第一任院长吴英恺公勤严廉 永惠安贞第一篇医之大者矢志报国作为一代名医,他少年立志,学医救人。在北京协和医院实习时,他刻苦努力,任主治医师时技术已出类拔萃,手术死亡率在同级医师中最低。1940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吴英恺作为第一术者,在协和医院主刀完成了中国外科史上首例食管癌切除术,仅比美国首例同类手术晚了两年。在美国进修期间,他在医院改进了无菌操作,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和同事创造了120例胸廓成…

  • 安贞记忆·1984—1989 | 关于先进体制的探索

    第三篇关于先进体制的探索吴英恺这样评价自己亲手创建的北京安贞医院,他说:“这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的一个新尝试,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在医学领域中的一个新成就,对我个人来说也是70岁以后一个新贡献。”“北京市心肺血管中心为市属独立科研机构,北京安贞医院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为重点的市立综合医院,两者各有编制、预算和任务。两块牌子,在一个党委和一套行政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是一个具有改革意味新的组织形式。”1984年4月14日北京安贞医院成立(时为正门)经过思考和探索,吴英恺进行了当时颇为先进的顶层设计,即“五结合”的任务和“三部一中心”的组织。他在回忆录中也对这个过程进行了详细记录。五结合体制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一般市属大医院都是“医、教、研”三结合,在各科临床科室之…

  • 安贞记忆·吴英恺 | 带领“中国莫尼卡”走向世界

    公勤严廉 永惠安贞第二篇带领“中国莫尼卡”走向世界为了推动我国的心血管流行病事业走向世界,吴英恺始终不辞辛劳,风雨兼程。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人群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低,而西方国家则恰恰相反。另外,西方国家心血管病死亡率每年以2%的速度下降,而我国则在上升,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尚不清晰。为了弄清原因,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在全球4大洲2000多万人群中开展大规模的心血管病趋势和决定因素监测,简称莫尼卡方案。“莫尼”是英文(monitoring)监测的字头,“卡”是英文(cardiovascular)心血管的字头,合起来就叫MONICA。这一工作要求参与国家用同一标准、同一方法、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获得几十万个数据,数据汇集起来将是全球防治心血管病的重要资料库和工具书。当年参加莫尼卡方案的国…

  • 安贞记忆·1984—1989 | 北京安贞医院正式成立

    在改革开放中诞生(1984—1989年)第二篇北京安贞医院正式成立1984年春,北京结核病院迁往西郊,所遗楼房、园地、设备及部分工作人员改组成以心血管疾病为重点的综合医院,即北京安贞医院,并与心肺血管中心结成一个医疗科研联合体。这一重大改革为中心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改革调整任务十分繁重,诸如科室设置、干部安排、医疗科研条件,以及生活管理等。时任党委书记王登弟回忆:“医院改建过程中,原结核病院的护士、工人、行政人员都好安排,但老专家该怎么办?想到他们都是国家的‘宝贝’,于是,我和吴英恺老院长一起跑到西山结核病院,反复交涉为老专家们安排工作……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来自多方的各类工作人员,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齐心协力,经过1984—1985年不到两年时间,这个中心和医院都初步建成了。”1…

  • 安贞记忆·吴英恺 | 一腔热忱投身健康科普

    第三篇一腔热忱投身健康科普吴英恺一生行医为民,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的健康。他十分赞赏《黄帝内经》中“上医治未病”的哲学思想。为了这个崇高目标,他奉献了自己全部的心血。1997年吴英恺参加全国卫生工作会议1995年5月2日,北京市卫生局在《北京晚报》启动了“健康快车”活动,吴英恺成为“健康快车”的“列车长”。当时吴英恺已经是80多岁高龄,仍坚持参加了很多科普活动。有的人不理解,像他这样的大专家居然去做健康科普,这是连很多“小”医生都不愿意干的事。他却说:“高明的医生首先是防病,然后才是治病。”“健康快车”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第一次健康咨询活动时,吴英恺亲自前往。人们团团围住这位85岁的老专家,不停地问这问那。一位工人师傅问吴老:“我爹是60多岁得了高血压,我是50多岁得了高血压,如今,我儿子才20…

  • 安贞记忆·吴英恺 | “公、勤、严、廉”一生写照

    第四篇“公、勤、严、廉”一生写照作为北京安贞医院的第一任院长,吴英恺为北京安贞医院写下了“公、勤、严、廉”院训,始终教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安贞人。这言简意赅的四个字,代表了老院长对医院的殷切期望,也是吴英恺一生的真实写照。1996年吴英恺院士为北京安贞医院提写的“院训”吴英恺最大的心愿就是努力把北京安贞医院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文明医院。早在1986年中共中央做出第一个“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时,他就对医院提出了明确要求:“医护人员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患者及家属要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医患共建社会主义文明医院。”吴英恺一生桃李满天下,但他对学生从来不是简单地“给”,而是要学生刻苦地“学”。他对学生和下属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大家不仅要做好临床治疗,还要懂得“病床艺术”,真诚、博爱地对待每…

  • 安贞记忆·1984—1989 | 筹备北京心肺血管中心

    第一篇筹备北京心肺血管中心1980年,吴英恺不再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职务。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原副院长董炳琨教授回忆,经他强烈要求,领导同意他到原中国首都医科大学(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选带几名技术骨干组成胸部及心血管外科教研室。其实当时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学生还在北京大学,1982年才进入本科,当时只是“闲差”,他却想以此为契机再干一场,因此急于寻找新的基地。吴英恺在回忆录中也对这段经历有过详细描写:“1981年3月北京市卫生局领导到我家,邀我到朝阳医院与翁心植教授合作,开展心肺疾病医疗科研工作,我立即同意。因为一则我已饱尝待业之苦,二则我已71岁,时间不多了,不能久等,三则朝阳区有100多万人口,朝阳医院有600多张病床,应该是大有可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