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值第七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开展的第九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评选揭晓,我院冠心病外科中心一病区主任李海洋荣获第九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提名奖。
李海洋, 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外科中心一病区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医20年来,他以冠心病和主动脉疾病为主攻专业方向,积极开展“心脑同治”手术以及“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多年来,由李海洋个人主刀并参与的各类心脏外科手术数量高达5000余例。
作为一名心脏外科医生,近年来,李海洋一直保持着平均每天4到5台的手术量,从冠脉搭桥、瓣膜置换手术到主动脉手术,其中不少是对术者要求极高的高难度手术。
近两年,作为以治疗心肺血管疾病为重点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北京安贞医院成立了心源性休克抢救团队,李海洋参与其中。
心源性休克,即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引起的休克,一旦发生,患者往往会因多器官系统衰竭而死亡,即便手术,患者死亡率也高达50%。相比于年手术死亡率低于0.5%的择期心脏搭桥手术,这几乎不可想象,也令许多心外科医生望而却步。无论国内外,有关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相关研究都非常少。
2022年8月30日上午,李海洋一路跑着赶到急诊抢救室,为一名从内蒙古呼和浩特转运来的危重患者老赵会诊。
老赵心脏冠状动脉近端出现严重堵塞,导致远端心肌缺血严重,同时二尖瓣的乳头肌因缺血坏死出现断裂,心脏二尖瓣出现严重反流,已经进展为急性左心衰,目前处于心源性休克状态……
当时老赵正处于急性心梗期,手术死亡风险陡然从1上升至10。雪上加霜的是,他身上连接的生命支持设备使得许多必要的术前检查无法开展,急诊手术无异于摸着石头过河。术中那精细复杂的操作以及动辄6、7个小时的手术时长,这对术者来说,无疑是一场技术、体力和心理的多重考验。
当天下午,李海洋接过了抢救老赵的接力棒。手术中,在麻醉、体外循环的支持下,李海洋小心翼翼地将截取的大隐静脉往主动脉上缝合。由于老赵的心脏已出现严重水肿,组织非常脆弱,直径不到2毫米的血管桥非常脆,缝合时一旦出现“豁口”,将导致难以挽回的大出血。同时,当针线在心脏血管和肌肉处缝合时,力度稍过会直接引起组织毁损,进而导致搭桥失败。手术台上,心电监护设备有节奏的声音格外清晰,台上的众人紧张得几乎屏住呼吸,针线在李海洋指缝间游走,他每一针进出都格外谨慎小心……终于,搭桥完成,堵塞的冠状动脉重新恢复血流。紧接着是瓣膜手术,上钳止血、切除缝合……针线在李主任灵巧的手指间游走,随着最后一针结束, 搭桥手术顺利完成,不久前还堵塞的冠状动脉很快重新恢复血流。李海洋没时间停下喘口气,立刻接着为老赵做二尖瓣置换手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人工机械瓣膜被牢牢缝合在瓣环上,手术终于顺利完成。术后第20天,老赵康复出院。
这些年,每做一台手术,李海洋都会在手术前一晚重温一遍患者的全部检查化验资料,并手绘出整台手术的脉络和关键步骤。他白大衣兜里常年揣着一本小巧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患者的姓名,旁边画的全是他们的心脏血管造影图。每次上台前,这些图像早已刻在他的脑海里。这份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只为将手术风险降至最低。
正是靠着这股子执着的毅力,他达成了一项值得自豪的成就——一年内连续完成1000例心脏外科手术且实现零死亡。
李海洋身上有着许许多多中国医者的真实特质。他们修医德,行仁术,用最质朴的言行,诠释着大医情怀,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首都十大健康卫士”评选活动自2006年开展以来,宣传了一批“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业内外高度认可的医务人员,北京安贞医院已有马长生、孙立忠、顾承雄、朱俊明、陈忠等多位医生荣获“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和“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提名奖荣誉,成为首都医务工作者的榜样模范。
(文图 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