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5003.jpg

不寻常的国庆节——记中国医疗队成功开展几内亚首例胼周动脉瘤夹闭术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15

2024年10月4日,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期间,中国第30批援几内亚医疗队神经外科团队携手几内亚同事们在中几友好医院顺利完成了几内亚首例胼周动脉瘤夹闭术。

近日,57岁的女性患者Diallo因突发剧烈头痛伴嗜睡症状而前往几内亚三大公立医院之一的东卡医院就诊,头颅CT检查发现她有明显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当地医生高度怀疑Diallo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这种疾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被形象的称为“颅内炸弹”,需要尽快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手术救治。但受制于当地医院有限的技术水平和匮乏的仪器设备条件,Diallo不得不前往有中国医疗队驻扎援建的中几友好医院,因为只有那里才具备这种危急重症神经外科疾病的综合救治能力。

010.jpg

辗转到达中几友好医院急诊室后,中国医疗队队长宋现涛立即指示神经外科团队进行全力救治。通过急性脑血管病急诊救治绿色通道完善头颅CTA检查后,明确诊断为胼周动脉瘤破裂出血。与此同时,神经外科黄庆与中几友好医院副院长Souare教授团队会诊讨论认为,该病发病率约占颅内动脉瘤的5%,相对少见,该患者已经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导致脑积水迹象,随时可能发生动脉瘤的再次破裂出血,死亡风险极高。此外,广泛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很可能导致后续严重的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进而引起脑梗塞等并发症,手术迫在眉睫。然而,在几内亚现有的医疗条件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缺乏必备的栓塞耗材,只能采用开颅手术的方式夹闭破裂动脉瘤。但该动脉瘤位置较深,位于前纵裂胼胝体附近,出血导致局部脑组织肿胀,并已有脑积水迹象,导致手术操作空间狭小,手术难度极大,风险极高。

经过中几神经外科团队与患者家属的深入沟通,患者家属对中国医疗队表达了充分的信任,坚决要求进行开颅手术治疗。

危急时刻,中国医疗队神经外科团队快速完成了患者的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并制定了多种术中和术后应急预案。其中,检验科刘玉磊协调完善了患者的各项化验检查,并和临床药师兼医疗队库房管理员孙亚红一起紧急将国内捐助的脑心同治专用手术耗材送至医院手术室。

手术开始后,在麻醉科白云波、手术室陆智慧的帮助下,神经外科黄庆与Souare医生、Cherif医生等密切合作,克服了脑组织肿胀、病灶位置深、缺乏术中导航和术中血管成像设备、操作空间狭小、术中停电等诸多困难,历时4个小时,顺利夹闭了破裂出血的动脉瘤。术后患者很快苏醒,复查头颅CT显示手术区域干净,没有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并发症,目前患者正在顺利康复中。

该例手术是几内亚首次成功完成的胼周动脉瘤夹闭术,就此改变了这类患者需要远赴欧美等地就医的历史。手术过程中,中国医疗队员手把手地将神经外科显微操作技术、脑动脉瘤术中麻醉技巧及脑动脉瘤术中的操作技巧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当地医护人员。这例手术的成功,进一步加深了中几医疗卫生合作关系,极大推动了脑心同治项目在几内亚的深入落实。

(文图 中国第30批援几内亚医疗队 黄庆 孙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