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贞医院

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教学 >> 科研 >> 科研公示 > 正文

科研公示

申报华夏医学科技奖项目公示

浏览次数:

我单位完成的项目体外膜氧合生命支持关键技术创新及临床推广应用拟申报2021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2021年4122021年422,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科技处反映。

附件:

项目名称:体外膜氧合生命支持关键技术创新及临床推广应用

申报奖种:华夏医学科技奖

完成单位: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完成人:1、侯晓彤;2、彭志勇;3.贾明;4、王红;5、王坚刚;6、曾辉;7、杨峰;

8杜中涛;9、李呈龙;10、郝星;11、江春景;12、杨晓芳;13、贾在申;

14、王粮山;15、邢智辰

项目简介:

难治性心源性休克、重症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患者死亡率高达60.0~98.1%。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抢救重症心肺衰竭最有效的新技术。ECMO引进之初存在一些国际公认的缺陷,本项目组历经十余年潜心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    

  

创新点一. 创建ECMO全新技术体系:首次研制成功带管芯锁的股静动脉插管、快速预充器等,建立快速置管技术,避免了严重出血,使心脏骤停ECMO建立时间由国际上的25分钟缩短至14分钟;ECMO早期影响患者预后的最主要问题是股动脉插管阻挡肢体远端血流,项目组提出预防性远端肢体灌注,使下肢缺血发生率降为5.6%,远低于国际上的16~42%,杜绝了ECMO引起的截肢;随着心功能逐渐恢复,部分患者出现上半身缺氧,对此提出“差异性静脉氧回流”新理论,创建上腔静脉引流新策略,解决了上半身缺氧所致不可逆心、脑损伤的难题,世界ECMO研究网主席Daniel Brodie指出,这“是ECMO领域开拓性的研究”;针对心脏难以恢复的患者,提出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有效促进心功能恢复,被写入国际教科书《体外生命支持:国际ECMO组织红书第五版》;国际上缺乏统一的撤机标准,我们创建基于多维量化的撤机评估方案,撤机成功率由国际上的59%提高至65%,且杜绝了因撤机失败而重建ECMO导致的二次创伤。自此实现了ECMO置管、运行管理至撤机全过程技术创新,提升了急性心肺衰竭的救治效果,随访一年、五年存活率分别为91.1%及48.8%,显著优于国际报道(59.8%及43.9%)。


创新点二. 创立ECMO预后精准评估体系:创建ECMO全国协作网、多中心数据库(6812例)及生物样本库(359例),利用大数据将ECMO后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等纳入ECMO患者风险评估,提出:6小时与12小时的乳酸平均浓度和清除率是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基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REMEMBER评分)的预后评估方法,预测准确率由经典评分的0.68提高至0.85。英国莱斯特大学心外科Giovanni Marisscalo 教授发表评述称:该评分用于预测ECMO患者预后简单、准确、易推广。


创新点三. 首创ECMO用于COVID-19危重患者的抢救策略:疫情期间,最先应用ECMO抢救武汉COVID-19患者,存活率42.9%,提出:ECMO能够为COVID-19引起的危重ARDS患者提供挽救性治疗。国际上最先牵头制定《危重型COVID-19患者体外生命支持应用时机及模式选择专家建议》,被国际ECMO组织官网转载,指导了全国乃至全球的ECMO应用。国际ECMO组织主席Mark Ogino评价:中国医师率先应用ECMO抢救COVID-19患者,并解释ECMO如何成为极危重患者的救命选择之一。

本项目发表中英文论文200篇(含JAMA、Crit Care Med等顶级杂志)。获国家专利4项。主编专著2部。国际大会发言32次。举办全国会议10次、培训班38期,培训全国骨干1560余人。第一完成人发起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并任首任主委;开展了全国ECMO应用专项调查;牵头/参与起草了国内、国际专家共识,发布《中国开展成人体外膜肺氧合项目建议书》,本项目成果在全国260家医院推广应用,救治患者18000余例。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9)和北京医学会科技一等奖(2018)。被授予国际“ECMO卓越中心金奖”(中国大陆唯一获奖单位)。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知识产权

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

授权号

授权

日期

证书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实用新型

带管芯锁的股静、动脉

插管

中国

ZL201320120125.9

2013-08-21

3115132

常州市龙莱富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邢家林、侯晓彤、贡忠良

实用新型

快速预充器

中国

ZL201621164978.2

2017-09-26

649856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贾在申、侯晓彤、张富强、牟瀚林

实用新型

便于连接的压力阻隔器

中国

ZL201220622649.3

2013-06-19

297699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贾在申、侯晓彤

实用新型

动脉过滤器连接机构

中国

ZL201720708443.5

2018-09-25

789602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侯晓彤、贾在申、张富强、武宏斌

 


上一篇: 参与申报华夏医学科技奖项目公示

下一篇: 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公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