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安贞病历π

肾衰腹膜透析老人突发股骨颈骨折,北京安贞医院多学科协作力挽狂澜

来源:肾内科

近日,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联合骨科团队,成功为一名长期腹膜透析的老年患者完成了高难度右侧股骨头置换手术。张奶奶(化名)的康复案例,不仅展现了北京安贞医院作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多学科协作优势,更印证了在全程专业化护航下,腹膜透析患者同样能够安全接受外科手术并重获新生。

日前,张奶奶因在家中不慎跌倒导致右侧股骨颈骨折,被紧急送至北京安贞医院骨科(朝阳院区)。入院检查发现,其慢性肾衰竭已达终末期,需长期依赖腹膜透析维持生命。面对这一特殊病例,骨科第一时间联合肾内科启动多学科会诊。


小贴士:腹膜透析患者为何容易骨折?
腹膜透析患者常因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缺乏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骨矿化异常和骨质疏松。此外,尿毒症毒素长期蓄积会加速骨流失,使骨骼脆弱如“风干的竹节”,轻微外力便可能引发骨折。 张奶奶的遭遇并非个例,这类患者需格外注意防跌倒,定期监测骨密度,并通过药物与营养干预守护“生命的支柱”。


为确保手术安全,经过详细的讨论和评估,肾内科团队为张奶奶制定了个体化的围手术期透析方案。

图片6.jpg

◆ 透析方案调整:从APD到CAPD的灵活转换

张奶奶原采用自动化腹膜透析(APD),但因骨折后长期卧床引发严重便秘,腹膜透管移位导致引流不畅。为避免腹膜透析机持续引流加重网膜包裹导管风险,肾内科团队果断将APD改为CAPD治疗,人工精准控液。


小贴士:腹膜透析方式如何选?
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常用方式:
自动化腹膜透析(APD):夜间由机器自动换液,操作简便,仅需连接管路即可,可最大程度减少护士操作,由于非肾内科病房缺乏专用腹膜透析室,住院患者通常优先选择APD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每日需手工换液4-5次,方便调整每次方案,但对无菌环境要求严格,若操作环境不达标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图片7.jpg

◆ 跨科室协作:CAPD治疗的安全护航

骨科病房缺乏独立腹膜透析操作间,为规避感染风险,医护团队每日四次将患者转运至肾内科完成CAPD治疗。严格的流程管理和环境控制确保了治疗安全,正如医护人员所言:“多走一步路,多护一份安”。

在骨科与肾内科的倾力协作下,张奶奶的手术圆满成功。

图片8.jpg

◆ 术后挑战:多学科联动破解便秘危机

但术后,张奶奶因长期卧床再度出现严重便秘,肠道淤积导致腹透管漂移、超滤受阻。团队立即启动多学科干预:通过高纤维饮食“润泽干涸的河床”,通便药物与灌肠剂“冲刷梗阻的隘口”,辅以手法复位,最终成功使得导管复位。


小贴士:腹透患者的便秘防治需“未雨绸缪
便秘导致的腹透管漂移,腹透超滤不佳是腹透患者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处理上通常采用高膳食纤维,乳果糖口服液通便,腹部按摩,以及排便习惯训练等方法。唯有早预防、快处理,才能避免“小问题酿成大悲剧


目前张奶奶已顺利出院。当肾内科与骨科打破学科壁垒,当技术实力与人文关怀交织成网,即便脆弱的腹膜透析患者,也能在绝境中觅得生机。

从透析方案的精准调整到感染防控的滴水不漏,从手术时机与手术方案的科学把控到便秘危机的自如应对,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医者的智慧与担当。张奶奶的康复,是北京安贞医院多学科团队交出的一份“生命答卷”,这背后,是对“生命至上”理念的坚守,更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浪潮下,多学科协作模式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