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高难度ERCP无痛取石术完成!消化内科一区步入微创治疗新阶段
2025年2月25日,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消化内镜中心ERCP室顺利完成设备调试,正式投入使用。当天,消化内科一区主任李巍成功为两名胆结石患者实施了无痛ERCP 取石术。这种“不开刀,经口取胆结石” 的方式,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缩短了康复周期。
两名患者分别来自河北省保定市与三河市,因反复腹痛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经诊断均确诊为胆结石。随后,他们从外地辗转至我院,在普外科病房住院接受治疗。经进一步检查,发现两名患者均存在胆总管结石的情况。我院消化内科一区团队进行会诊评估后,确定可以通过内镜进行胆管取石。为了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消化内科一区与麻醉手术中心紧密合作,计划为患者实施全麻下的操作。
▲ 李巍主任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
特别的是,其中一名患者高龄,另一名患者患有主动脉夹层,该患者2年前曾接受过“术中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升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术”,手术操作所面临的风险相较于常人要高得多,这无疑为内镜操作和麻醉都带来了巨大挑战。
凭借北京安贞医院在心血管疾病合并消化系统疾病的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的丰富经验,在消化内科一区与麻醉手术中心团队的默契配合下,两台无痛ERCP取石手术顺利开展并圆满完成。
▲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ERCP取石手术画面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结石一旦堵塞胆管,阻碍胆汁正常排出,可引发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内镜胆管取石术是一种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方法,是治疗胆石症的有效途径。
▲ERCP取石示意图
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医生把内镜经口腔插入十二指肠降部,找到胆管和胰管的开口,注入造影剂,让胆管和胰管在X线下显影,进而清晰观察胆管和胰管的病变情况,并开展相应治疗,如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内镜胆管碎石取石术、经口胆道镜碎石术、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内镜胰管支架置入术等。这类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极大减轻了患者痛苦,众多患者因此避免了外科手术。
▲团队术后合影
专家介绍
李巍,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一区主任。
临床诊疗工作: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早癌协作组委员。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内镜诊断及微创治疗,熟练运用ESD、EFR、ESE、STER、NOTES等技术,对消化道病灶进行微创、完整切除;精通ERCP、经口胆道镜及超声内镜技术,有上万例相关操作经验,专长于复杂胰胆结石、胰腺或胆管占位等多种胰胆疾病的微创诊治。作为中国医师协会认定的内镜四级手术培训导师,多次在全国内镜大会上进行高难度内镜手术的直播演示。
科研工作: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如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消化内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消化专项、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项目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担任《中华消化内镜杂志》通讯编委。
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位于通州区宋庄,地理位置优越,为更多周边居民提供医疗服务。消化内科一区常规开展高难度消化内镜四级手术,不仅方便了本地患者,也吸引了外地患者前来就医。未来,消化内科一区将发挥学科优势,与麻醉中心、普外科等科室协同,为更多胰胆疾病患者解除病痛,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