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往往预后不好。因此,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更要注意自我防护。1、少出门,不聚集,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2、除非必须的生活照料,避免亲友探访。3、在家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开窗2-3次,每次半小时。开窗时务必注意保暖。4、家里保持卫生清洁,不留卫生死角。5、勤洗手,七步洗手法。6、打喷嚏时,掩住口鼻。7、如出门,戴口罩。8、与人保持安全距离,至少1米。9、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的人接触。10、照护、看护人员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及防护和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1、戒烟戒酒:吸烟者请戒烟,不吸烟者杜绝二手烟;最安全的饮酒水平就是滴酒不沾,所以请不要饮酒。2、平衡膳食:日常要注意补充营养,保证每天优质蛋白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不要采用节食的方法控制体重、避免营养不均衡。3…
1、患者出院后,仍需进行14天居家自我健康监测,并主动、及时向居住地居委会、基层医疗机构报告个人信息和健康状况。2、有条件的单人居住一个房间,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与卫生,开窗时注意保暖。3、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接触时双方佩戴口罩。4、分餐饮食,饮食合理,营养均衡,及时做好手卫生。5、避免外出活动,注意睡眠充足,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放松心情,舒缓情绪,注意提升抵抗力。6、请务必按照定点医院为您安排好的2-4周复诊计划和复诊时间,及时前往复诊。7、居家观察期间,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联系基层医疗机构并接受其指导;8、如需就医,应在就医时主动向诊疗医生说明此前相关就诊情况,就医过程须佩戴口罩。
疫情期间仍需防护,来看看逛超市应该注意什么?1、超市内人与人之间应至少保持一米以上间距。2、进入超市必须佩戴口罩。3、尽量避开人多拥挤的地段和地方,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4、进入超市前,自觉配合工作人员接受体温检测。5、尽量使用微信或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方式。6、购买足量,减少购买次数,可以戴一次性手套。7、尽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自驾车等交通方式。8、选择通风好、人流量相对较少的商场、超市。9、购物前列好购买清单,不在超市内闲逛、闲聊,缩短选购商品的时间。10、回到家后立刻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带有外包装的物品可以直接去掉包装袋,或用消毒剂喷洒表面进行消毒后再取出。11、购买的食物彻底做熟方可食用,水果、蔬菜要清洗干净,必要时可用专用清洗剂清洗。
一、原则上尽可能少去或不去医院。二、儿童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及时到就近可接诊儿童发热患者的医院发热门诊(可查询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就诊。三、急症、危重症患者,选择就近、能满足需求、门诊量较少的儿童医院或综合性医院儿科门诊。四、慢性病患儿复诊一定按照主治医生的评估,如家长可通过线上与医生沟通,可以减少到医院就诊次数;如果病情不允许,则应及时就诊。五、儿童就诊应有陪护人员同行;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往返。陪护人员须提前熟悉就医流程和科室分布,尽量缩短在医院停留的时间。六、患儿与陪护人员就医全程须佩戴口罩(发热门诊就诊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其他门诊就诊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七、就诊过程中尽可能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就诊过程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
长时间佩戴口罩后造成的局部皮肤、皮下组织的压力性损伤,属于一种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主要在长时间受压的部位出现,比如鼻部、面颊、颧部或者耳廓后面。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大家要注意预防,可以选择比较合适的口罩,比如宽边口罩局部压力就比较小。对于口罩样式的选择,可以选择系带式而不用耳挂式的,压力也会小一些。如果是皮肤比较敏感的人,建议在使用前一定要阅读说明书,看看这个口罩里有没有皮肤容易过敏的成份。对于儿童,要由家长帮助选择大小和形状都比较适合的口罩,减轻对局部的压迫。其次可以在每两到三小时以后适度变换口罩佩戴位置,减轻局部压力。如果口罩反复使用或者持续使用已经超过6小时,建议大家更换。另外,可以在经常受压的部位提前使用预防性敷料,而且要定期检查皮肤,如果已经出现问题,要及时去处理。对于已经出现的皮…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去理发店应做到以下十二点:1、理发店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营业前首先打开门窗,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2、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顾客理(剪)发后落在座椅、地面的头发应一客一清扫,统一收集到塑料袋内,并扎进袋口。3、在洗手处要为顾客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有洗手间的应保持清洁和干爽。对接触较多的公用物品和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4、提供给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应一客一用(换)一消毒。5、建立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制度,进行体温的一个监测登记,一旦员工发现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不得带病上班,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来及时就医,同时加强员工的健康教育,要求员工下班后不要参加私人聚会或聚餐等集体活动。6、工作人员为顾客提供服务时,…
进入单位全程戴口罩。进入办公楼后尽量走楼梯,如乘电梯,尽量不用手触摸按键,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安全距离。 工作中开始办公前、接触公共物品、传阅纸质文件后,要洗手。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半小时,并注意人员保暖。单人办公,可以不戴口罩;多人办公,两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若通风良好且无潜在感染者,可不戴口罩。若有人来访,双方应戴口罩。尽量使用无纸化办公。注意环境清洁,重视手机、鼠标、键盘、电话、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物品的消毒。 接待来访双方戴好口罩。不握手、不拥抱,建议拱手礼。与来访者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尽量选择电话、网络沟通。来访者离开后,进行预防性消毒。 参加会议非必须、不召开,尽量召开网络会议。若必须开会,应限时限人数。戴口罩,自带水杯。会后话筒、桌面等公共物品要进行预防性消毒。 就餐戴口罩去食堂。…
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对金属腐蚀性很强,对皮肤黏膜也有刺激;残留消毒剂对环境会造成污染,长期使用消毒剂对健康有影响,对物品有损毁,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要科学、适度消毒。1.没有出现病人及隐性感染者的场所,通常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新型冠状病毒在外环境空气、各类表面存在的几率很低,当出现病人及隐性感染者时,或者因人群密集性活动风险增加时,才需要进行消毒。2.不需要对室外空气进行消毒。3.对于很少用手触及的室外场所及物品,如地面、绿植、墙面等,没有明确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不需要消毒。4.居民家庭、办公场所等室内下水管道不必经常消毒。5.在加湿器中加入含氯消毒剂,加湿同时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的方式,会对室内的人员造成伤害。
日常情况下的外套,回家后直接挂在门口,把外面穿的衣服和家里穿的衣服分开就行,没有必要每天回去都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如果感觉到外套可能被污染,比如到医院去了,去探视病人,接触了一些有可疑症状的人,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尽量选用物理消毒,如果物理消毒不行才选用化学消毒。比如衣服只要耐高温,就可以选用56摄氏度30分钟这种方式,如果有烘干机,也可以把温度调到80度以上,烘干20分钟也可以达到消毒作用。如果衣服面料不耐高温,也可以采用化学消毒剂来浸泡消毒,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时,有几类消毒剂是常用的,一是酚类消毒剂,二是季铵盐类消毒剂,三是以84消毒液为代表的含氯消毒剂,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来进行操作。这三种消毒剂也各有缺点,使用时要注意。酚类消毒剂有时候会让化纤材料着色,可能让它变色。84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