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境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纵观全球我们仍然不可掉以轻心。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全国各地正在有序复工,然而春季干燥多风,空气中杨柳飞絮、花粉等物质的浓度增大,过敏性鼻炎患者此时十分烦恼,一方面苦于鼻炎症状影响工作生活,另一方面有些症状让患者担心自己是否不小心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此教您些简单技巧,助您轻松鉴别过敏性鼻炎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一、流行病学的区别:过敏性鼻炎多反复发作,具有季节性特点,例如冬春、夏秋交际最易发病;此外气温突变、杨柳飞絮、花粉、粉尘刺激等明显诱因也容易引起发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或诱因,发病多是由于密切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二、症状的区别:过敏性鼻炎患者会有鼻塞、鼻痒、频繁喷嚏、清水样鼻涕等症状,多…
就餐前,排队过程中要佩戴口罩,减少语言交流,与相邻顾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排队时打喷嚏的话,用纸巾遮住口鼻或者采用肘部遮挡这些措施。取餐时应避免用手直接触碰频繁接触的物品表面,在付款时尽量选择二维码等非直接接触的电子支付方式,减少采用现金结算。选择表面清洁的桌椅,尽量是靠近门窗等通风比较好的位置就坐。要注意手卫生,可以用洗手液在流水状态下洗手或者是用手消毒剂。用餐过程中,摘下口罩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口罩内侧的清洁,避免污染。避免面对面就坐,应同向坐,而且相隔距离一米以上为好。尽量缩短就餐时间,减少同行人员的交流。如果餐厅人员比较多,打包是比较好的选择。就餐后,要立刻离开餐厅,减少在餐厅的逗留时间。
很多儿童不太喜欢戴口罩,有的是因为觉得口罩太闷、喘不过气来,有的是觉得口罩带子勒耳朵,有的是因为觉得不舒服,有的甚至是因为害怕或者不好看。如何让孩子乖乖地戴好口罩呢?首先,家长应购买适合于孩子的儿童专用口罩,一般这些口罩可能会有一些花纹或色彩,孩子更容易接受。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告知孩子为什么大家都要戴口罩以及不戴口罩的危害。佩戴时帮孩子调整好口罩的位置,让孩子更舒适、减少抵触心理。而对于小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一些角色扮演、做游戏、讲故事的方式,跟孩子对着镜子一起戴,刚开始不要着急,可以反复多试几次,让孩子减轻对口罩的抗拒感和陌生感。如果孩子实在无法戴口罩,就只能尽量待在家中,减少出门,做好手卫生。家长做好个人防护和居家清洁消毒通风,间接保护孩子。
1. 1岁以下婴儿不宜佩戴口罩,以被动防护为主。2. 看护人需主动戴好口罩,不要亲吻孩子,不要对着孩子咳嗽、打喷嚏、呼气。如要咳嗽或打喷嚏一定要用纸巾将口鼻遮挡住(如果来不及用纸巾,则应用肘袖完全挡住口鼻),并将污染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桶,用流动清水认真洗手。3. 婴儿需穿着合适,不要过度捂热或受凉。4. 不要用嘴尝试或咀嚼食物后喂食孩子(包括不要用嘴吹凉食物后给孩子喂食),不要跟孩子共用餐具。5. 孩子的物品、玩具和餐具一定要定期消毒。6. 如果不必要,尽量不带孩子出门,尤其是到公共场所或密闭空间;外出时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可能远离其他人(保持距离至少1米)。7. 跟孩子玩耍前,要认真洗手。家长外出回家后要更换衣物、洗手后才能抱孩子。8. 家中应定期通风,通风时,可以将孩子转移到另一房间以免受…
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等;或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在高风险地区,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对于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处于人员密集的医院、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机场、超市、餐馆、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社区和单位进出口等场所。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高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在监狱、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以及学校的教室、工地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日常…
1、能量要充足: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包括大米、面粉、杂粮等。2、保证蛋白质:摄入优质蛋白质类食物(每天150-200克),如瘦肉、鱼、虾、蛋、大豆等,尽量保证每天一个鸡蛋,300克奶及奶制品。3、摄入必需脂肪酸:通过多种烹调植物油增加必需脂肪酸的摄入,特别是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4、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每天500克以上,水果每天200-350克,多选深色蔬果。5、保证饮水量:每天1500-2000毫升,多次少量,主要饮白开水或淡茶水;饭钱饭后菜汤、鱼汤、鸡汤等也可以。6、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7、食欲较差进食不足者、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通过营养强化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或营养素补充剂,适量补充蛋白质及微量营养素。8、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身体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适当增加日照时…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每天的膳食应有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注意选择全谷类、杂豆类和薯类。2、多吃蔬菜、奶类、大豆:多选深色蔬果,不以果汁代替鲜果;吃各种奶及其制品,特别是酸奶;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3、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4、少盐少油,控制血糖: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饮用白开水和茶水,成人每天7-8杯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成人如饮酒,男性酒精量≤25克/天,女性≤15克/天。5、吃动平衡,健康体重:不暴饮暴食;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6、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选择新鲜、安全的食物和事宜的烹调方式;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
1、户外活动有益身心健康。适当的户外锻炼可以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合理适宜的户外锻炼还有助于儿童骨骼的健康发育、免疫力的增强和心肺功能的健康。2、户外活动尽量选择人流量较少的公园、广场、小区室外开放空间等开放性场所,并应配合相关部门的防控措施。3、居民在外出活动时,一定要根据气温条件注意保暖,儿童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活动量,避免高强度活动后受风着凉。4、户外活动时,尽可能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避免扎堆聊天,需要交流时,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5、儿童应在监护人的陪同下外出活动,监护人应确保儿童的个人卫生。使用公用玩具和设施时,尤其要注意手卫生,告诫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不能用手触碰口、眼、鼻。6、在户外活动时,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肘部或纸巾遮住。口鼻分泌物或吐痰时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