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垃圾分类,做到物尽其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指将生活垃圾按不同处理与处置手段的要求分成若干个种类进行收集,分类收集后采取适宜方式将各种不同类别的生活垃圾进行回收或处置,以减少生活垃圾最终处置量、实现部分有价值物质的回收利用、减少生活垃圾混合收集造成的环境污染。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美化生活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必由之路,也是城市环境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生活垃圾分类原则主要包括: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分开,可燃物与不可燃物分开,干垃圾与湿垃圾分开,有害垃圾与一般垃圾分开。具体的分类方法要根据当地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条件进行选择。 选择绿色低碳出行,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选择绿色低碳出行,…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清洁美丽家园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健康生存的根基,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挥发展的依托,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类只有一个赖以生存的地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保障人类健康生存和繁衍。优美生态环境为全社会共同享有,需要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保护、共同治理,每个人都应该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科学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节约能源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推进.我国已…
自觉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合理腾食,适量运动,不吸烟、不酗酒,心理平衡,充足睡眠,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环境卫生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增强健康意识,主动学习健康知识与技能,养成健康行为,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傲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合理膳食,食物多样合理膳食指能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建议平均每人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 %以上。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荐每天摄入300…
树立文明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贵任人,每个人都应当树立和践行对自己健康负责的理念,同时,尊重他人的健康权利。每个人都要树立文明卫生意识,养成正确洗手、常通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保持社交安全距离、注重咳嗽礼仪、科学佩戴口罩、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等良好卫生习惯,倡导餐桌文明、提倡分餐、使用公勺公筷。 学会正确洗手,保持手卫生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我们的手会接触到被病毒、细菌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病毒、细菌可能会通过手触摸口、眼、鼻进入人体,导致人们生病。我们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时,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每次揉搓20秒以上,确保手心、手指、手背、指缝、指甲缝、手腕等处均被清洗干净。不方便洗手时,可以使用免洗手消…
清明是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出行和聚会的高峰期。在此建议广大市民朋友,在出行踏青过程中,增强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重点做七个方面的健康提示:一、不去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报告确诊病例地区。 坚持非必须不出境、非必要不出京。密切关注近期国内外发生疫情地区疫情形势,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报告确诊病例地区旅游、出差、祭扫。二、提倡错峰出行,减少路途风险。 如确需出行,提前做好行程规划,准备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品等防护物资。尽量选择室外祭扫方式,实行预约、错峰出行。外出时遵守公交、地铁、商场等公共场所防疫要求,配合做好戴口罩、验码测温、一米线等防疫规定,尽量选择刷卡、扫码等非接触方式缴费、购票等。如身体不适,特别是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不建议参加祭扫活动。…
2022年3月24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生命至上 全民行动 共享健康 终结结核。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结核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性疾病之一。要防治结核病,必须先了解结核病。一、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1.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2.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3.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二、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1.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发生传播。2.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
老年人突然在家发病,那么,老年人该如何及时有效地寻求帮助呢?如果老年人在家中突然发病,并出现剧烈头痛、眩晕、呕吐、呕血、咯血、心前区疼痛、口眼歪斜、偏瘫、跌倒、大小便失禁等急症之一时,家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人员到达前,老人尽量在发病原地等候,不要随意移动。家人可根据老人突发症状做一些简单处理:1.如有呕吐或咯血的,要及时清理呕吐物及血块,老人平卧时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发生误吸及堵塞呼吸道。2.有明显心前区疼痛的,可以舌下含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同时将老人以往看病的病历资料、正在服用的药物及身份证、社保卡、现金或银行卡准备好。120急救车到达后,以就近为原则,送到离家最近的医院就诊。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这个时节,容易发生关节痛、颈椎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因此,此时的养生应以保暖为第一要务。1、避风寒。这个时节,不能对着风吹,更不能在寒风中久站。由于室内有暖气,外出时要注意增添衣服,尤其是保护头部、颈部和手足不受凉。2、忌生冷。小寒后建议多吃温热的食物使血脉通畅,可以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或加重。3、适当温补。很多人都在冬季进补,但并不是吃大量滋补品就可以了,这样反而容易补出问题,一定要针对自身的状况进补,且不要过度。4、适度运动。气温降低时,血液的流动容易变缓,所谓“血遇寒则凝”,因此在这个时候仍然需要适当的运动。建议选择在相对温暖的时间段,如太阳升起和落山以前在室外锻炼。空气质量不好时,则可以家里做做八段锦等,但运动前务必做适当的热身运动。
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且全球新冠疫情仍处于高位,今冬明春按照季节性特点容易出现流感与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的情况。一、接种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为匹配不断变异的流感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在多数季节推荐的流感疫苗组份会更新一个或多个毒株,疫苗毒株与前一个流行季完全相同的情况也存在。为保证接种人群得到最大程度地保护,即使流感疫苗组份与前一个流行季完全相同,考虑到多数接种者的免疫力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流感疫苗还是需要每年接种。二、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有哪些?原则上,6月龄及以上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并且没有禁忌证的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二、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还会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三、慢阻肺常见合并症包括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焦虑和抑郁、肺癌、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等,应该及早发现慢阻肺合并症并给予适当治疗。四、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五、40岁及以上人群伴有慢阻肺主要症状、吸烟史、职业粉尘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接触史、慢阻肺家族史等情况,应警惕慢阻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六、慢阻肺需要长期治疗,首选吸入疗法,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是最核心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