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由于大脑某一特定部位脑细胞坏损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是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具体病因不明确,起病隐袭,发展缓慢;初期症状主要有静止性震颤、身体僵硬、动作迟缓。帕金森病都有哪些姿态和体征?1. 静止性颤抖常从一侧手部起病,慢慢发展到上肢、下肢、头部和躯干部位。随意动作中减轻或消失,入睡后消失,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加重。2. 起步困难,双脚像粘在地面上,一旦迈步,即以极小的步伐向前冲去,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或转身困难。3. 走路不稳,平衡差,上肢协同摆动消逝,在转弯、上下楼梯易发生跌倒。什么样的人容易患帕金森病?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帕金森病家族史;长期接触农药、杀虫剂、除草剂这些化学物质或锰、铁、铅、铜这些金属;嗅觉减退;长期便秘;长期睡眠不好,如经常做恶梦、大喊大叫或挥胳膊、蹬腿…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最主要的类型,表现为记忆减退、词不达意、思维混乱、判断力下降等脑功能异常和性格行为改变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大。积极的预防和干预能够有效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一、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培养运动习惯和兴趣爱好,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多学习,多用脑,多参加社交活动,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与社会隔离。二、降低患病风险。中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卒中、抑郁症、听力损失、有痴呆症家族史者,更应当控制体重,矫正听力,保持健康血压、胆固醇和血糖水平。三、知晓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迹象。包括:很快忘掉刚刚发生的事情;完成原本熟悉的事务变得困难;对所处的时间、地点判断混乱;说话、书写困难;变得不爱社交,对原来的爱好失去兴趣;性格或行为出…
1.积极认识老龄化和衰老。老年人要不断强化自我保健意识,学习自我监护知识,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疾病,对于中晚期疾病以维持功能为主。 2.合理膳食,均衡营养。老年人饮食要定时、定量,每日食物品种应包含粮谷类、杂豆类及薯类(粗细搭配),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类及奶制品,以及坚果类等,控制烹调油和食盐摄入量。建议老年人三餐两点,一日三餐能量分配为早餐约30%,午餐约40%,晚餐约30%,上下午各加一次零食或水果。 3.适度运动,循序渐进。老年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选择轻中度运动项目,如快走、慢跑、游泳、舞蹈、太极拳等。上午10~11点和下午3~5点为推荐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30~60分钟为宜。 4.及早戒烟,限量饮酒。戒烟越早越好。如饮酒,应当限量,避免饮用45度以上烈性酒,切忌酗酒。 5.保持良好睡眠。…
原则1、食物多样、搭配合理,符合平衡膳食要求。 2、能量供给与机体需要相适应,吃动平衡,维持健康体重。 3、保证优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供给。 4、烹制食物适合老人咀嚼、吞咽和消化。5、饮食清淡,注意食品卫生。6、食物摄入无法满足需要时,合理进行营养素补充。1、谷类为主,粗细搭配,适量摄入全谷物食品保证粮谷类和薯类食物的摄入量。根据身体活动水平不同,每日摄入谷类男性250g~300g,女性200g~250g,其中全谷物食品或粗粮摄入量每日50g~100g,粗细搭配。2、常吃鱼、禽、蛋和瘦肉类,保证优质蛋白质供应平均每日摄入鱼虾及禽肉类食物50g~100g,蛋类25g~50g,畜肉(瘦)40g~50g。保证优质蛋白质占膳食总蛋白质供应量50%及以上。3、适量摄入奶类、大豆及其制品每日应摄入250g~300g鲜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同时每日应摄入30g~50g的大豆或…
1.不提倡禁食禁水,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症状好转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2.如果腹泻病情不重,一般通过调整饮食、休息、对症治疗,2-3天内症状即可改善;腹泻严重者,尤其出现脱水症状的,应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就医。3.脱水是腹泻的常见并发症,表现为口渴、尿少、皮肤干燥起皱、双眼下陷;为防止脱水,应多饮一些糖盐水;已发生脱水或者严重呕吐不能饮水的病人,需到医院就诊,根据医嘱采取静脉补液等治疗措施。4.许多患者一有腹泻就使用抗生素,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大部分腹泻并不需要抗生素治疗,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反而不利于腹泻的恢复。5.到肠道门诊就诊的患者,可用干净的小盒子或保鲜袋留取新鲜的大便标本及时送医院化验,以便医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1.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一类出生缺陷疾病。2. 先心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先心病发生风险。3. 先心病常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临床表现及预后因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差异较大。4. 高风险人群应在孕前接受遗传咨询,孕期常规接受胎儿心脏超声检查。5. 孕妇应结合孕产期保健,常规接受胎心音检查和胎儿心脏超声筛查。6. 孕期发现胎儿先心病者,应常规接受遗传咨询及遗传学检查,排除遗传相关因素所致先心病。7. 孕期发现胎儿先心病者,应及早寻求专业咨询和多学科会诊,接受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8. 多数先心病通过及时有效治疗可以获得良好预后,和正常人群一样生活、学习、工作 。9. 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接受先心病筛查,结果阳性者需做心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0. 先心病患…
夏至养生,重在养心 夏至日万物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此时更应注重养心。 调整情绪,心气平和 经常急躁、动怒,会使心气不畅。夏至后应注意保持心气平和、心胸宽阔,切忌情绪大起大落,以免加重甚至诱发心脏疾病。 睡好“子午觉” 子时(23点~凌晨1点)与午时(11点~13点)是一天中阴阳相互交接的时刻,睡好子午觉,可以帮助人体适应自然规律,同时有利于保护阳气。 此时适合“晚睡早起”,晚上最好在晚上10点之前入睡,中午可以午睡半小时左右,养神以养心。谨防“空调病”和“阴暑” 老人、儿童以及有基础病的患者是空调病易感人群。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因为抵抗力下降,如果寒温失调,得了“空调病”,就可以导致原发病加重。 …
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后果严重,是老年人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导致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1.生理因素:步态的稳定性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损是引发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2.病理因素:神经系统、心血管、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等。3.药物因素:药物可以影响人的神智、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而引起跌倒。4.心理因素:沮丧、抑郁、焦虑、情绪不佳及其导致的与社会的隔离,均增加跌倒的危险。5.环境因素:昏暗的灯光,湿滑、不平坦的路面,在步行途中的障碍物,不合适的家具高度和摆放位置,楼梯台阶,卫生间没有扶拦、把手等都可能增加跌倒的危险,不合适的鞋子和行走辅助工具也与跌倒有关。个人干预措施★增强防跌倒意识,加强防跌倒知识和技能学习。★坚持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和灵…
人类的衰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为结构的退行性变化和机能的衰退,适应性和抵抗力减弱。衰老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衰老,人体的衰老不等同于疾病,不能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做为延缓衰老的方法。 北京市老龄化日趋明显,据《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白皮书(2017)》数据表明,截至2017年底,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333.3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4.5%,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位,健康养老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那么怎么评价一个人是否健康,如何做到健康养老?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是没有疾病,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主要表现应包括:精力充沛、处世乐观、睡眠良好、应变能力强,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当、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牙齿健康,头发有光泽、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有人说零糖饮料健康,也有人说零糖饮料更不健康。关于零糖饮料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今天郑医生和小朋友及家长们来聊一聊饮料的话题。1.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含糖饮料对孩子可能造成的伤害。第一,容易造成龋齿。不仅容易让牙齿上出现白色、黄褐色的斑块,还容易出现“牙洞”,以后吃冷热、酸甜的东西会比较敏感。这是因为饮料中的糖分会附着在牙齿上,与口腔里的细菌发酵产生酸,酸会腐蚀牙釉质,造成牙齿的钙质流失。第二,容易引起肚子胀、肚子痛、便秘或腹泻等肠胃功能紊乱。尤其碳酸饮料,它进入体内后会释放二氧化碳,在我们舒爽打嗝时,胃里面的酸度也在增加,进而刺激和损伤胃黏膜。第三,容易影响骨骼发育。尤其碳酸饮料,它其中的香料、碳酸以及咖啡因等成分,容易改变体内的磷、钙比例,从而导致钙磷比例失调,导致身体缺钙,增加骨质疏松、骨折…
想要控制体重的人们常常闻“油”色变,唯恐避之不及。少吃油炸食物、限制高脂肪高能量摄入确实是肥胖防控的关键,但减少脂肪摄入并不等同于不吃油脂。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4岁以上人群膳食总脂肪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20%~30%,这意味着需要脂肪供能处在合适的范围内,满足一定的比例。而且,油脂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它们的营养价值和功能也各不相同,不宜以偏概全。相对“不好”的油脂摄入过多会对健康造成损害,而“好”的油脂则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还能对许多疾病起到保护作用。所以,正确认识油脂,从而学会选择“健康”油脂均衡摄食,就十分有必要了。平常大家所说的“脂肪”或者“油脂”,指的就是脂类中的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组成的,所以脂肪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脂肪酸的不同类别。来自动物性食物…
零食指的是那些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和饮料,目的是补充正餐摄入的不足。根据《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从营养与健康的角度,儿童青少年的食物摄入要以正餐为主,零食不可以代替正餐。为了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应该优选健康的零食,少吃不健康零食。健康零食有哪些?新鲜水果、奶类和坚果是应该优选的健康零食,是平衡膳食的组成部分。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并且有机酸含量丰富,增进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奶类包括牛奶和鲜奶,富含优质蛋白和钙,可作为正餐的有益补充。坚果富含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其中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良好来源,零食优选天然未加工的坚果。不健康零食有哪些?高能量、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零食是不健康零食,儿童应该少吃或者…
准则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核心推荐:● 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 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准则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核心推荐:● 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 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 000步。● 鼓励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加强抗阻运动,每周2~3天。● 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准则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核心推荐:● 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奶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g的新鲜蔬菜,深色蔬…
2022年5月3日是第24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差距,实现哮喘的同质管理”。一、哮喘的原因有哪些?哮喘是由基因-环境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引起的。其中,60%~70%的患者为过敏性哮喘。第一,易患哮喘的人群具有遗传因素,在家族亲缘中有过敏性疾病的人有25~50%的遗传倾向。第二,引起哮喘的环境因素包括:过敏原(吸入和食入性),即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硫、氨气、油漆类;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药物,如普萘洛乐、阿司匹林等;感染/微生物,如细胞、病毒、原虫、寄生虫等;营养因素,如缺乏维生素D;环境污染,如烟雾环境、雾霾、从事家居装修。二、哮喘的症状特点是什么?哮喘患者多有过敏性鼻炎、湿疹或荨麻疹等共患的过敏性疾病。哮喘的症状特点:1.发作性:当遇到诱…
1.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疾病? 科学研究表明,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细菌或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抗体。不同的细菌或病毒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病愈后,这种特异性抗体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有相应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这种特异性抗体就能保护身体不受这些细菌或病毒的伤害。 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2.接种疫苗后是不是就一定不得传染病了?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是100%,多数疫苗的保护率>80%。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