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0日是第34个“全国爱牙日”,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通过爱牙日科普宣传,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口腔保健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重点关注青少年口腔健康,营造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青少年口腔健康核心信息一、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 分钟,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选择合适的牙刷,一般每三个月更换一次,若出现牙刷毛变形外翻,要及时更换,做到一人一刷一口杯。适合青少年的刷牙方法是“水平颤动拂刷法”,将刷毛末端指向牙根方向,与牙面呈45 度角,放在牙与牙龈交界处,短距离水平颤动5 次,然后转动牙刷柄,沿牙齿长出的方向拂刷牙面,每个牙面都刷到。二、使用牙线清洁牙齿缝隙青少年应学习使用牙线清洁牙齿缝隙,可选择牙线架或卷轴型牙线,使牙线拉锯式进入两颗牙齿之间的缝隙,紧贴…
2019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将每年9月15日所在的第三个星期确定为“9·15”中国减盐周,向公众宣传“915”(就要5克)的减盐理念,传播低盐饮食知识,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并践行减盐行动。今年是第4个“9·15”减盐周,宣传主题为:人人行动,全民控盐。 1.健康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1克盐约等于400毫克钠),但目前我国居民食盐平均摄入量为10.5克。2.高盐(钠)饮食可增加高血压、脑卒中、胃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3.减少食盐摄入是预防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4.口味可以培养,要逐渐养成每人每天不超过5克盐的习惯。5.多用新鲜食材,天然食物也含盐,少放盐和其他调味品,少吃腌制食品。6.膳食要多样,巧妙搭配多种滋味,可以减少盐用量。7.外餐点菜时主动要求少盐,优选原味蒸煮等低盐菜品,饮食不过量。8.购买加工…
学龄儿童是指从6周岁到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学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全面、充足的营养是其正常生长发育,乃至一生健康的物质保障。学龄期是建立健康信念和形成健康饮食行为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将使其受益终生。【核心推荐】● 主动参与食物选择和制作,提高营养素养。● 吃好早餐,合理选择零食,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天天喝奶,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禁止饮酒。● 多户外活动,少视屏时间,每天6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定期监测体格发育,保持体重适宜增长。主动参与食物选择和制作,提高营养素养■ 学习食物营养相关知识。认识食物,了解食物与环境及健康的关系,了解并传承中国饮食文化;充分认识合理营养的重要性,建立为自己的健康和行为负责的信念。■ 主动参与食物选择和制作。会阅读食品标签,和家人一…
一、禁止近亲结婚,降低遗传性疾病的发生风险近亲结婚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直系血亲包括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包括同胞叔(伯、姑)与侄(女)、舅(姨)与外甥(女)、表兄弟(妹)、堂兄弟(妹)。血缘关系越近,遗传性疾病的发生风险越高。二、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主动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等婚前保健服务婚前医学检查不同于常规的健康体检。男女双方应当在结婚登记前主动到医疗机构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卫生指导和健康咨询等婚前保健服务,重点针对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以及其他影响婚育的疾病进行咨询、检查和指导。三、提倡适龄生育,避免高龄妊娠35岁以上的妇女怀孕为高龄妊娠,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胚胎停育、流产、胎儿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一、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1. 积极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健康婚育指导。2. 有计划怀孕,主动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 远离烟酒,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孕育健康宝宝。4. 孕早期不偏食,科学补碘补叶酸,合理控制体重。5. 预防孕早期感染,孕期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6. 定期接受孕产期保健和产前筛查。7. 积极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和访视。8. 密切关注儿童生长发育,定期接受儿童保健服务。二、疾病致残防控1.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少油、少盐、少糖。2. 坚持有氧运动,注重吃动平衡,避免超重与肥胖。3. 不吸烟少喝酒,远离二手烟。4. 关注血压、血糖、血脂变化,做好自我健康管理。5.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疾病,及时就诊,规范治疗。6. 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及时接种疫苗,预防传染性疾病。7. 保持心情愉悦,有心理问题及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8. …
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这可能会引发中暑,可能影响情绪稳定,也可能使原有疾病加重。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病,一旦中暑后果更加严重。 闷热的夏季,老人还穿厚衣服,不热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外界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减弱,感知冷热的能力变差,但身体机能对温度的需求其实并没有降低。体温的正常调节对我们的机体至关重要。酷热天气时,体温调节功能异常,将不能维持产热和散热过程的相对平衡,会引起不适、疾病甚至死亡。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为什么高发呢?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为加强散热,血管扩张,血液集中于体表,心脑血液供应减少。同时大量排汗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血液粘度上升,容易诱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高温、…
一、什么是卒中后抑郁症?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发病率最高的精神类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兴趣消退、行为抑制、性格改变、偏执等,是身体与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脑卒中患者抑郁的患病率约为18%~33%,在卒中后3~6个月发病达到高峰,未经治疗的卒中后抑郁症可牵延不愈。二、哪些脑卒中患者更容易发生卒中后抑郁症?伴有严重肢体及功能障碍、多次发生卒中、受到负面事件打击、家庭/社会支持不足、合并多种慢性病、以及具有神经质人格特征的脑卒中患者,更容易得卒中后抑郁症。三、卒中后抑郁症对卒中患者的影响有多大?卒中后抑郁症对患者的全面康复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率升高、康复过程缓慢及阻碍回归社会进程等,是一种严重的卒中后并发症。除影响患者康复外,还可能造…
针对高龄老人,即年龄大于或等于80岁老年人的饮食,有以下两个重点提示。【食物优质、细软多样保证营养摄入均衡】高龄老人的胃肠道消化能力减弱,且常伴有进食量减少。如何在减轻胃肠负担的前提下,保证能量和营养的均衡呢?新版膳食指南建议选择优质、细软及多样的食物。鼓励高龄老人与家人、朋友一起进食,适当参加食物制备,融入家庭活动。吃好三餐,早餐1杯奶、1个蛋、1~2种主食;午餐及晚餐宜有1~2种主食、1~2个荤菜、1~2种蔬菜、1种豆制品。蔬菜及肉类应经常更换种类。对于正餐摄入不足或早饱的老年人,可实行三餐两点或三餐三点制,适当加餐有助补充营养,可选择奶制品、水果、坚果等健康的食物加餐。高龄老人由于咀嚼、吞咽等功能下降,可多选择蒸、煮、烩等烹饪方式,将食物煮软烧烂,并将食材切小切碎,烹饪的时间稍微长一些。【坚持活动,补充营…
对老年人来说,均衡营养、科学饮食有助于保持健康状态、延缓衰老、减少老年综合征。 一般老年人,就是年龄大于65岁、小于79岁的老年人,营养及饮食上请注意以下几点。【食物品种丰富,合理搭配】老年人的日常饮食更应该做到种类丰富,每天应进食12种以上食物,每周应进食25种以上食物。主食除了米饭、面条、馒头等,可以增加小米、荞麦、玉米等粗粮,适当增加薯类食物的摄入,如土豆、红薯等。同时,每天增加全谷物和杂豆的摄入,应达到50~150克/天。做到餐餐有蔬菜,因为不同品种的蔬菜含有的营养成分差异较大,老年人要尽可能换着吃不同的蔬菜,特别注意多选深色的叶菜。每天应有200~350克水果的摄入,新鲜应季水果为佳,经常更换品种。【摄入足够的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动物性食物包括畜禽肉、蛋类、水产类、奶类及一些动物内脏。动物性食物弥补了植物性…
一、定期检查定期进行体检对于冠心病的预防及危险因素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5岁以上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检查并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01 了解自己的血压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但可导致突然的中风或心脏病发作。要时常监测血压。02 了解自己的血糖血糖升高(糖尿病)会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如果患有糖尿病,将血压和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风03 了解自己的血脂血胆固醇升高和血脂异常会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需要通过健康饮食控制血胆固醇,如有必要,则需适当服用药物。二、控制危险因素可控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和不健康饮食习惯。控制方式: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低盐、低脂、低糖饮食,进食含有粗纤维以及维生素比较多的食物可促使大便通畅。通…
1、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2、甲肝和戊肝经消化道传播,乙肝和丙肝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3、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4、乙肝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预防乙肝母婴传播。5、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和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6、切断传播途径,可有效预防丙肝。7、日常工作、生活接触不传播乙肝和丙肝。8、有疑似病毒性肝炎症状或易感染人群,应主动到医疗机构检查。9、病毒性肝炎患者应遵从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切忌自行停药或轻信虚假广告。10、防治病毒性肝炎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11、应努力消除对乙肝感染者的社会歧视。12、病毒性肝炎感染者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承担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
对老年人来说,均衡营养、科学饮食有助于保持健康状态、延缓衰老、减少老年综合征。No.1一般老年人 一般老年人,就是年龄大于65岁、小于79岁的老年人,营养及饮食上请注意以下几点: 01 食物品种丰富,合理搭配老年人的日常饮食更应该做到种类丰富,每天应进食12种以上食物,每周应进食25种以上食物。主食除了米饭、面条、馒头等,可以增加粗粮,适当增加薯类食物摄入,如土豆、红薯等。同时,每天增加全谷物和杂豆的摄入,应达到50~150克/天。做到餐餐有蔬菜,特别注意多选深色的叶菜。每天应有200~350克水果的摄入,新鲜应季水果为佳,常更换品种。 02 摄入足够的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动物性食物包括畜禽肉、蛋类、水产类、奶类及一些动物内脏。动物性食物弥补了植物性食物缺少足够蛋白质和脂肪的不足,而且优质蛋白质含量足,微量营养素的吸收、利用率…